document.write('
')“人之行,莫大于孝”,贍養老人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,更是子女應盡的法律義務。近日,南陽市淅川縣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贍養糾紛案件,讓老人的晚年生活有了保障,姐弟親情得以回歸。
01?
案情回顧
原告劉某與四位被告系同胞姐弟關系,2019年至2022年間,原被告父母患病住院治療,劉某支付醫療費8萬余元。其母親于2022年病故,劉某又花費喪葬費2萬余元,在母親去世后,劉某與四姐姐協商分擔為父母親所花的醫療費和喪葬費,幾經協商均因各種原因未能達成一致,無奈之下,劉某將四位姐姐訴至淅川法院。
02?
調解結果
收到案件后,承辦法官王建釗考慮到贍養糾紛的處理,不僅要解決履行法律義務問題,更重要是修復血濃于水的親情關系,如果簡單判決,雖能從法律上確定各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,但勢必會增加親人之間的矛盾。為此,庭審前后,承辦法官王建釗和法官助理劉江通過當庭調解、電話聯絡、實地走訪等方式,多次與雙方當事人進行協商溝通,認真傾聽各方意見,通過親情感化、情理勸導,讓當事人對贍養糾紛有了客觀的認識,最終作出了讓當事人都心服口服的判決,四位被告均表示無異議并主動支付了贍養費。
03?
法官說法
常言道,“父母在,人生尚有來處;父母去,人生只剩歸途?!毖蛴泄蛉橹?,鴉有反哺之義。法官表示,贍養父母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,也是子女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。子女不但應當在經濟上供養、生活上照料老人,還應當在精神上慰藉、關心老人,使老年人老有所養,老有所依,老有所樂。對于法律意識淡薄,不孝順、不贍養老人的子女,不僅提倡道德規范的約束,更要善用法律法規的強制,切實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。
原標題:《姐弟難算贍養費 法庭審結促和諧》
聲明:本媒體部分圖片、文章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,請與我聯系刪除。
上一篇:河南淅川:集鎮建設助推鄉村振興
下一篇:河南一青年因精神病被父親殺死